做孩子的“灯塔”
为青春“引航”
人生犹如一段旅行,
我们带着青春启航,
怀着理想前行!
青春的美丽绽放在人生的旅途中。
话青春
家长的担心
来自家长的担心:
随着孩子进入青春期,我发现他对那些被认为是成年人才可以做的事情的好奇心越来越强烈。平时在看电视、看电影中要是看到男女之间过分亲昵的举动时,他也很想看.....唉,我就在担心,现在外界诱惑那么多,不良信息也那么多,如果他“迷失了”,发生点什么事情可怎么办呀!
或许很多家长和这位妈妈有着相同的忧虑,担心孩子在青春期中“迷航”,那为什么有些孩子在青春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明青春
“迷航”的背后
(一)内部原因
(1)性意识的发展
青春期性生理的成熟(第二性征的出现),促进性心理的萌动与发展,个体的性意识开始觉醒。随着性意识的发展,青少年会出现性好奇、性幻想和性吸引等表现。
(2)不成熟的心理
青少年生理的成熟和心理的不成熟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他们往往分不清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
(二)外部原因
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也不乏夹杂着许多“危险”信息。
(1)不科学的信息
在不良信息夸大、不科学的性描绘的引诱和误导下,心理不成熟的青少年容易受到影响,不自觉地模仿其中的情节和做法。
(2)危险的网聊
网上聊天、电子邮件的传递,使得青少年有了更为广泛多样的社交方式。网络世界具有虚拟性的特点,人的姓名在网络中可以变成一串符号,聊天的双方对彼此的姓名、年龄、性别、身份等情况很难获得真实的了解。部分青少年缺少社会经验和自我保护意识,轻易将个人和家庭的情况暴露给对方,常招来许多麻烦和危险。还有的骗子利用青少年的幼稚,在网上设骗局,误导青少年使其“迷航”。
护青春
为青春“引航”
青春是人生的花季,青春也是人生的雨季,在这个缤纷绚烂的青春期,我们成年人可以如何来为青少年的青春“引航”呢?
(一)知识科普,学会保护自己
青少年一定要自觉筑起防腐蚀的堤坝。家长和老师应当向青少年科普一些必要的“性”知识,帮助其了解自己身体和心理的变化,学会更好地保护自己。
小贴士:“拒绝性骚扰”
辨别性骚扰:
(1)用不健康的语言对你进行骚扰;
(2)故意对异性的身体进行碰、触、挤、拧等;
(3)熟人故意‘不经意’触碰你的身体,摸摸你、拍拍屁股、捏捏大腿等。
应对性骚扰:
(1)碰到有所企图的人,自己的态度要明确而坚定,用巧妙且不伤和气的语言,严正指出他那种使人讨厌的言行。
(2)碰到有不轨行为的人,不要羞于启齿、忍气吞声,而要当场揭露或告诉父母与老师,寻求帮助,以求正确处理。
(3)要学会自身防范,要树立自强、自尊、自爱意识,要克服压抑的心理。
(二)树立性道德观念,尊重异性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恋爱观,接受性道德规范和法制的教育,与异性互尊互爱,有礼有节。以道德准则和理性来控制自己的性冲动,洁身自好,避免性行为。
(三)学会分辨信息,明辨行为
对于一些不良的信息和他人施加的不道德的行为要学会分辨。特别是在复杂多变的网络世界中,青少年更要学会“火眼金睛”,学会分辨信息,对不健康、难以启齿的话题、语言say No!此外,青少年应该学会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解闷或进行内心宣泄,而不是沉溺于戴着虚拟“面具”网聊或网恋。
美好的青春,需要我们与孩子共同守护,做孩子的“灯塔”,为青春“引航”!
随着孩子进入青春期,特别是交友圈的扩大,父母有各种各样的担心很正常。担心孩子不懂得自我保护,担心在交往过程中“吃亏”,担心人身安全等等。那么,面对这些担心,父母可以做些什么?
#
建议一
讨论制定关于交往的家庭规则。可以从父母的担心出发,和孩子一起讨论制定。要让孩子感觉到,规则是来保护我,而不是束缚我。讨论制定的过程,本身就是对交往的指导。规则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行为、饮食、着装、交往对象、告知等,要尽可能具体、可操作。
#
建议二
关注孩子异性交往的困惑。其实不仅父母在担心,孩子也会碰到困扰。当孩子遇到困扰时,如果父母持有开放的状态,接纳青春期孩子交往的权利,孩子才会愿意来跟父母讨论、求助。孩子们其实非常希望有成年人和他们讨论,前提是不指责,不讲大道理。他们希望是平等的讨论,真正基于他们的需求来讨论困扰,解决问题。
#
建议三
学习坦然和孩子讨论性话题。在调查中发现,家庭性话题讨论的现状不容乐观。大部分的家庭不讨论性话题的一个原因是认为孩子还小。
但特别提醒家长,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对性的好奇就会从对性知识的好奇转向性行为的好奇。而在信息时代,如果我们不能够提供科学的信息,孩子就会从很多渠道包括网络获取。而这些信息是良莠不齐的。如果我们放弃了家庭这个性教育的主战场,就会让孩子处于危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