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勤.热恋~25年老品牌】越优秀的人,越懂得尊重自己!
发布时间:
2025/01/15 阅读次数:
64
来源:
殷勤婚恋小编
作者:
殷勤婚恋小编
这个世界上会有无数个标准,它们会在无形中禁锢着我们的思维。譬如,父母的要求,朋友的建议,社会上的世俗标准,这些外在要求,似乎都会无时无刻地冒出来,约束着我们的行
这个世界上会有无数个标准,它们会在无形中禁锢着我们的思维。譬如,父母的要求,朋友的建议,社会上的世俗标准,这些外在要求,似乎都会无时无刻地冒出来,约束着我们的行为与想法。
于是,在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不得不带着这些要求去生活。
如果这样的事情一次两次还好,但每次都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的话,我们也就很容易丢掉一个真自我。
在心理学中就有一个基础道理,如果一个人做什么,都是由自己的感受出发,那他就会有一个清晰的「真自我」。
而如果一个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从别人的感觉出发,不能按照自己的主见出发,那他就会有一个「假自我」,而这个「假自我」,也是一个人痛苦的根源。
现代舞创始人玛莎·格雷厄姆曾就说过一段话:有股火力、生命力、能量由你而实现,从古至今只有一个你,这份表达独一无二。如果你卡住了,它便失去了,再也无法以其他方式存在。
所以,只有当一个人能直面自己真实感受的存在,并且尊重自己的感觉,保持住自己的主见,他才能在自己的人生中迸发更多的能量。
就如,股神巴菲特的父亲,也是这样教导巴菲特的,要时刻听从自己的感受,这也是巴菲特能取得当下成就的根源之一。
因此,要懂得尊重自己的感觉,这样你才能从内心里去觉察出自己喜怒哀乐,然后完完全全的释放出去,减少内耗,去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什么是完形心理?完形心理学又称格式塔心理学,源自于德国的心理学流派,大概意思就是说,我们都会追求一个完整的心理图形。
因为一切事物的发展,它都会有着独立的生命,这个过程会有诞生、发展、高潮、衰落与死亡,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把自己的想法,力量完全地释放出来,我们的心才会在这件事情走向衰落与死亡后,将它视为完结,没有遗憾。
你知道自己已经尽了全力,也投入和体验了这个奋斗过程,因此,无论结果如何,这都会是一个完整的努力过程,自己的内心也会彻底地将它放下。
但如果你没去做,这件事就会只停留在自己的想象的阶段,也没有全然地投入过,那么等到未来的某一天,就会感觉自己有很多遗憾,还没有将它完成。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在追逐完形心理。
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这样两种人:一种是,执行力非常强,做任何事情时都不拖沓;而另外一种人则会不断地拖延,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但实际上,很多想法当你产生了,并去追逐了,那么它在你的内心也就是完形的生命动力。但如果你的想法憋住了,在行动前被很多外界标准束缚住了,那么,你就会有太多的生命动力被经常处在阻断的过程。
就像我文章开头说到的这个世界上会有无数的外在标准,在我们人生中每个成长的阶段,被不断地灌输进来。
“你不该这样做,你应该那样做,看吧,我就说你这也不行”等等无数个不断压制你的语言。于是,当我们要去做一件事情时,就会出现这么一种状态,不敢去做,害怕失败。
而你那些一直没有发出的生命动力,会一直卡在那里,不断地遭受未完成心理的折磨。
所以,我们都要学会尊重自己的感觉,倾听自己的心声,不要被外在标准束缚住,埋没自己的感受,想做就去做,不给自己的人生留有任何的遗憾。
什么是自发性?心理学中认为,是一个人由衷地信任自己,一切行为不是由外在刺激所引发,而是发自内在,也就是内心。
事实上,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会不自觉地埋没自己的自发性,不自觉地被外部评价与标准牵着走,不断地去压制自己的真实感受。于是,当一个人缺乏自发性时,就会把所有要去做的事情当成一项任务去完成。如:规定自己多少天内作出那些成果,完成多少任务。
要求自己每天看多少页的书,背多少个单词,必须完成多少数量,如果没完成,就要复盘做反思。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一切娱乐活动都要终止,让自己进入战斗模式。
可能这样的做事方式,短时间内会很有效,让自己有一种我很自律的错觉,但是却很难会体会到幸福感和成就感。
因为这样的任务心态,会让你只想去完成它,我今天有没有完成目标?又距离最终的目标有多远?只能等到完成它的那一刻,才能会感到快乐,除此之外,你感受到的都是压力。
如果目标达成了,你会很开心,但假设目标没达成那,肯定就会陷入焦虑,因为你的任务线又被拉长了。
所以,我们必须要跳出任务心态的禁锢,去由衷的信任自己的自发性,让喜欢和讨厌都自然而然地在自己的身体内流动。
同时也要去信任自己的能力所在,不必靠一些外力逼着自己前进,而是当有了一个设想与目标以后,仅仅是发自内心的自觉和冲动想要把它做好,在这个过程中不掺杂任何杂质。
武志红老师讲过一个自身案例:他从上大学后才发现,原来并不是每个人对于自身的评价都来自于自己。
一次,他与以为女同学聊天时,惊奇的发现对方的自我评价体系竟然是来自于外界,而且这位女同学也同样感到很诧异,反问着:“难道你不是吗?”
武志红老师确实不是,因为他对自我价值的认知一直都是源自于自己。
村上春树就曾说:不管全世界的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从来不打乱自己的节奏。
我想,正因为村上春树有着这种只注重自己感受的理念,才让他在文学界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
所以,永远都不要把衡量自身价值的标准丢给他人,尊重自己的感觉,你就会发现你的人生之路会越走越顺畅。
殷勤老师
殷勤.热恋~25年老品牌
负责人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婚姻家庭导师
1890560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