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身边,经常能看到这样的例子: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两个人发生矛盾,一方情绪失控,失去理智,最后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说实话,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烂人、烂事,很多时候也忍不下去了,克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恨不得指责对方鼻子骂一顿,分出个输赢。但这么做,只会让事情越变越糟。那么,遇到矛盾冲突时,怎么办呢?你一定要懂得这个原则:幸福者退让原则。
别和我杠,杠就是你对
在博弈论中,有这样一个案例:一条笔直的公路上,两辆车相向行驶,速度非常快。如果想不发生事故,那么就要有一人避让。倘若他们两个人,谁都不肯避让,那么这两辆车势必撞在一起,会车毁人亡。
那么谁该避开?假设一个人一无所有,另一个人刚拥有一笔财富,正规划自己的人生,谁该让?
再假设,其中一个人身体健康,而另外一个人身患绝症,该谁避让?
假如其中一个人正值壮年,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两个可爱的孩子,觉得生活非常美好。而另外一个是已经到了暮年,孤身一人,对人生非常厌倦,谁该避开?
实际上谁更幸福,谁就该避让。因为更幸福的那一个人,如果与人相争,不幸车毁人亡,他的损失是最大的。
你不能为了和他争一时高低,为了逞强,而搭上自己的幸福。
这就是“幸福者退让原则”。该原则的核心理念是:如果你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或者稳定的生活,在外面遇到纠缠、冲突、或者挑衅,你千万别去跟对方纠缠,要懂得退让。
因为,你不知道对方经历了什么,你别去做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对方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做出伤害你或者你家人的行为。
这种退让并不是懦弱,而是在特定的情况下,权衡利弊之后,做出的一种理性选择,是为了珍惜眼前的美好,避免因一时的冲动或争执而失去更重要的东西。
不要与烂人、烂事纠缠,只有弱者才喜欢逞强,总想逞匹夫之勇,证明自己厉害。
如在地铁上,别人不小心踩了他一脚,他斤斤计较,和别人大打出手。本来是一件小事,结果导致他到警察局做笔录,浪费了上班时间,还可能会丢掉一个大单。
他总是和人辩论,想证明自己是对的,结果说服不了别人,浪费了时间不说,还生一肚子闷气。
如果总想通过逞强来证明自己,遇到一些小事就发脾气,和人赌气。一旦遇到对方是一个非理性的人,就容易酿造悲剧。
真正强大的人,懂得示弱,遇到脑残或者杠精时,不要争是非,也不要跟他生气,要懂得退让,“嗯,你说的对。”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如何运用幸福者退让原则?
那么,如何更好地运用幸福者退让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积极的心理暗示
当遇到挑衅或可能引发冲突的情况时,首先进行几次深呼吸,让身体放松下来。同时在心里不断提醒自己 “我是幸福的,我有很多值得珍惜的东西,不能因一时之气而冒险”。
这种自我暗示可以增强对退让原则的认同感,帮助自己更好地控制情绪,做出符合原则的行为。
看到过一个案例:一位网友在女儿过生日时,特意在网上订了一个洋娃娃,但快递迟迟未到。他打电话询问后,快递员态度特别不好。15 分钟后包裹送到,网友刚开门就听到快递员一直在愤愤地重复 “都想逼死我啊”,然后对他破口大骂,用尽此生所知的所有脏话攻击他。
但他也没有反驳,只是任由外卖员疯狂地辱骂。事后他说:“我有房有车,还有温柔的妻子和可爱的女儿,家庭美满,事业顺利。而他,一个外卖员,什么都没有,却知道我家的门牌号码。”
你看,通过这种心理暗示,避免了冲突扩大。
2.转移注意力
如果当下的情境让你感到情绪激动,可以尝试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比如观察周围的环境、回想一些开心的事情等。这样有助于你从激动的情绪中脱离出来,以更理性的思维去看待问题。
比如,在办公室发生激烈争吵后,借口去洗手间或者到户外走一走。这种空间上的转换能够中断与冲突源的直接接触,给情绪一个缓冲的机会。在离开的过程中听听走廊里的脚步声、观察路过的同事的表情、办公室的绿植等。这些细节能够吸引你的注意力,帮助你从冲突的情绪中暂时抽离出来。
当然,你也可以在脑海中回想一些令自己感到快乐、满足的场景。比如,回忆和家人一起度假的温馨时刻,在海边看日出、在山间徒步的美好画面,或者是自己取得成就时的自豪瞬间,像获得工作上的奖励、完成一项艰难的运动挑战等。
这些积极的回忆可以激发愉悦的情绪,中和冲突带来的负面情绪。
3.在言语和行动上,适度退让
在沟通中,使用温和、礼貌的语言,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言辞。即使对方的言语不太友好,也不要以牙还牙,可以用平和的语气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干脆选择沉默。
比如在工作会议上,同事对自己的方案提出了不合理的批评,不要急于反驳,可以先表示会认真考虑他的意见,然后再找合适的机会解释自己的想法。
如果冲突有进一步升级的趋势,或者对方的行为已经威胁到自己的安全,要及时采取行动上的退让。比如离开现场、避免与对方正面接触等。
在一些公共场合,如酒吧、夜市等,如果遇到醉酒的人或者行为异常的人挑衅,不要与其纠缠,尽快离开是最好的选择。
最后,我想说,与人发生纠纷时,谁幸福,谁退让。
但需要注意的是,"幸福者退让原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在所有事情上都退让,关键在于找到平衡。在涉及道德、法律或重要原则的问题上,我们仍然需要坚持立场。退让不等于沉默,更不是自我否定,而是在自我价值认同的基础上,做出一种理性的选择。